为深入总结和推广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方面的典型案例和宝贵经验,探讨高校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思路与举措,7月17-20日,由“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协同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共同承办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第三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交流会在东北农业大学举行。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张国辉,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长生出席会议并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教授,农业农村部中国农学会人才评价处处长周雪松,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解宗军,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浙江大学校长助理陈昆松、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安徽农业大学副校长操海群、大连海洋大学副校长张国琛出席交流会。我校副校长房玉林出席会议,代表联盟宣读了“关于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优秀案例”的表彰决定,并作大会总结讲话。
张国辉指出,高校是一支具有强烈使命感和强大战斗力的队伍,国家有所需、高校就该有所应。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自觉肩负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使命,准确把握好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持续推动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乡村振兴中作出更大贡献,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支撑,加快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房玉林对参加大会交流的20个典型案例逐一进行了简评。他指出,自2012年在刘延东副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启动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以来,各高校新农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区域创新发展、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实际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服务“三农”工作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建立了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多种服务模式,成为我国新型“三农”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时代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各高校新农院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如既往相互支持,相互合作,携手并肩,协同创新共同推动联盟又快又好发展,共同为乡村振兴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大会主旨报告阶段,柯炳生教授作题为《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报告,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吴玲教授作题为《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为助力端稳“中国饭碗”做出龙江新贡献》报告。两位教授精彩的报告为下一步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交流会上,20个获评“典型案例”的高校,围绕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探索出的新样板、新模式、新路径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并就下一步如何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届学术交流会共征集案例40个,我校“扶贫攻坚结硕果 乡村振兴开新局”,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扎根祖国沃土、助推脱贫攻坚战略有效实施”等20所高校的案例被评为“典型案例”。沈阳农业大学“科技火炬的传承者”等13个案例被评为“优秀案例”。与会领导为获奖高校代表进行了颁奖。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赴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考察、调研了“东农•建三江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